弯曲菌这一菌种在大多数温血动物中广泛存在,在诸如家禽、牛、猪、羊和鸵鸟等食用动物中,以及在包括猫和狗在内的宠物中十分普遍,在贝类中也可见到该菌。弯曲菌属于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螺菌科的一个属。以下是对弯曲菌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特性
形态:弯曲菌呈逗点状、S形或螺旋状,菌体大小通常为(0.2~0.5)×(1.5~5)微米,较长的菌体可有4~5个弯曲。它们具有单鞭毛或双鞭毛,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环境中快速运动。
染色特性:弯曲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红色。
需氧性:弯曲菌是一类微需氧菌,它们在氧气含量较低的环境中生长最佳。
二、种类与分布
种类:弯曲菌属包括多种细菌,其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其他如大肠弯曲菌、痰液弯曲菌等也可引起人类感染,但相对较少见。
分布:弯曲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家禽和野生动物的肠道中。它们是人类细菌性胃肠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三、致病性与临床表现
致病性:弯曲菌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如生的或未加工熟的鸡肉)或水而进入人体。它们能够在肠道内定植并引发感染。
临床表现:人类感染弯曲菌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血便等。此外,弯曲菌还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关节炎、脑膜炎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四、实验室检测与治疗
实验室检测:弯曲菌的实验室检测通常包括培养法和不依赖培养的检验方法。培养法需要将粪便标本进行增菌后转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在微需氧环境中孵育一段时间后进行鉴定。不依赖培养的检验方法则包括粪便抗原检测和PCR核酸检测等。
治疗:大多数弯曲菌感染为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然而,在高烧、血便、症状持续超过一周、妊娠、感染HIV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应予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弯曲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合适的药物。
综上所述,弯曲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进入人体并引发感染。人类感染弯曲菌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等症状。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培养法或不依赖培养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和治疗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