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菌
以无菌操作取 25 g(mL)样品,置于盛有 225 ml, FB1增菌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含有 225 mLFB1增菌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若样品为液态,也可采用振荡或搅拌混匀。于 30 ℃±1℃培养 24 h±2 h。混匀,吸取 0.1 ml, FB1增菌肉汤,转种于10 ml FB2增菌肉汤内。于30 ℃±1 ℃培养24 h士2 h。
2、分离
取混匀后的 FB2增菌肉汤,分别接种于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或其他等效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和 PALCAM 培养基平板,36 ℃士1℃培养24 h~48 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典型菌落在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直径为1mm~3 mm 的圆形蓝绿色菌落,周围有不透明的晕圈。
典型菌落在 PALCAM 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直径为1mm~3 mm 的圆形灰绿色菌落,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培养 48h后,部分菌落中心形成黑点且有凹陷。
其他等效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参照产品说明进行判定。
注1:一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的晕圈不明显甚至没有晕圈。还有一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 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的晕圈出现得比较迟缓,有时需要 4d 以上才出现。
注2:伊氏李斯特氏菌在OA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相似。
3、纯培养
从每个平板(符合2要求的平板)中挑取3个~5 个典型或可疑菌落(少于3个全选),在 TSA-YE平板或羊血平板上划线,于 36 ℃士1℃培养18 h~24 h。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 TSA-YE平板或羊血平板上,呈灰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露滴状菌落、直径为1 mm~2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