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的检测原理基于微生物代谢活动引发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这些变化,结合算法分析实现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识别,其核心原理及技术路径如下:
一、核心检测原理
微生物在培养瓶中繁殖时,会代谢产生二氧化碳(CO₂)、氢离子(H⁺)等物质,或改变培养基的电导率、荧光特性等物理化学参数。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持续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微生物生长。
二、主流检测技术
荧光感应法:
培养瓶底部含有荧光物质,当微生物代谢产生CO₂时,瓶内pH值下降,荧光强度随之减弱。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测荧光变化,若荧光衰减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为阳性。
气压监测法:
微生物代谢产生气体(如CO₂)导致瓶内压力上升。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变化,若压力增幅超过阈值,则判定为阳性。此方法对厌氧菌检测尤为敏感。
颜色指示法:
CO₂与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如溴麝香草酚蓝)反应,使颜色由蓝变黄。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光谱分析检测颜色变化,若反射光密度与CO₂浓度成正比且超过阈值,则判定为阳性。
电导率检测法:
利用压电生物传感器对培养基电导率变化的灵敏响应,检测微生物代谢引起的电导率波动。此技术可减少采血量,提高检测效率。
三、自动化流程与优势
青岛全自动血培养仪周期性震荡培养瓶以混匀物质,持续记录数据并通过算法分析生长曲线。若检测值超过预设阈值,系统自动标记为阳性并触发报警,同时记录阳性瓶位置。这一过程实现了从样本接种到结果判读的全自动化,显著缩短了检测时间(平均0.29-1.42天),提高了灵敏度(如铜绿假单胞菌报阳率达100%),并减少了人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