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补体具有显著的酶样活性,是其发挥免疫功能的核心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兔补体的酶样活性的本质与组成
兔补体是一组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由30余种蛋白质组成多分子系统,包括补体固有成分、调控成分和受体。其酶样活性源于补体成分被激活后形成的级联酶促反应,能模拟酶的催化功能,但无需依赖特定底物,而是通过蛋白水解切割逐步激活后续成分。
二、兔补体的核心酶促反应途径
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C1q识别结合后激活C1r、C1s,形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复合物,依次裂解C4、C2生成C3转化酶。
旁路途径:通过微生物表面成分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参与下形成替代途径C3转化酶。
凝集素途径:由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识别病原体糖结构,激活MASP-1/MASP-2酶原,裂解C4、C2生成与经典途径相同的C3转化酶。
三、兔补体的酶样活性的功能表现
C3转化酶:裂解C3生成C3a和C3b,其中C3b作为调理素促进吞噬,C3a引发炎症反应。
C5转化酶:由C3转化酶进一步裂解C5生成C5a和C5b,C5a是炎症介质,C5b启动膜攻击复合物(MAC)组装。
MAC形成:C5b与C6-C9结合形成跨膜通道,导致靶细胞渗透性裂解,实现直接杀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