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一类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弯曲菌属下包含多个种其中最常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是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和大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coli)。
基本特征
形态与培养:弯曲菌呈螺旋形或逗点状,大小约为0.2至0.8微米宽,1.0至5.0微米长。这些细菌需要特殊的生长条件,如较低的氧气浓度(约5%),在实验室条件下通常使用改良的Campy-BAP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分布: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其是家禽牛、猪等的肠道中,也可见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
耐热性:大多数弯曲菌对高温敏感,60°C以上的温度可以迅速杀死它们。
感染途径
弯曲菌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给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源是未经充分烹饪的家禽肉及其制品,其次是生奶和其他未煮熟的动物产品。此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临床表现
感染弯曲菌后,患者通常在2至5天内出现症状主要包括:急性腹泻、可能伴有血便腹痛和腹部绞痛、发热、恶心、呕吐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是自限性的,即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恢复。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等神经系统疾病。
预防措施
食品安全: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生水或奶制品。
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处理生食前后;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环境管理:妥善处理动物排泄物,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