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百日咳再现与免疫规划

浏览: 0 次 发布时间:2025-01-15

百日咳疾病流行以2-5年为自然周期,在同一地区与先前的周期相比,出现比预期数量更多的病例,成为百日咳再现。

60-70年代,全球百日咳发病率在100/10-200/10万之间,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流行周期明显。1974年全球逐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1978年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在中国被纳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覆盖率逐步提高,中国百日咳发病率大幅下降,2006-2010年报告发病率为0.2/10万。但2010年开始持续上升,2019年发病率上升至2.15/10万。

由于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出现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事件,2007年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并逐步替代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替代。目前我国现主要使用的有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四联疫苗)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五联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免费接种,四联疫苗、五联疫苗为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自愿自费接种。百白破疫苗免疫后不能形成针对百日咳的终身免疫,疫苗接种后对百日咳的保护在4-12年后开始逐渐减弱。美国推荐儿童在4-6岁和14-16岁时分别进行1剂百日咳疫苗加强免疫。

百日咳再现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转换使其免疫保护的效果减弱、百日咳鲍特菌的基因变化、实验室新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疾病认识提升等提高了百日咳疾病监测能力。


相关标签: 百日咳再现 百白破联合疫苗 百日咳鲍特菌

上一条:百日咳疾病发展的3个时期

下一条:没有了

0532-86611018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