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中国3剂次百日咳疫苗报告接种率维持在99%以上,2017-2019年中国百日咳报告发病率仍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近30年发病高峰。
本文数据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5个省份的10个地区2004-2021年百日咳病例和人口数据,通过向所在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使用和百日咳监测策略信息所得。
2004-2021年,10个地区共报告18109例百日咳病例,泰安市、潍坊市、深圳市、湛江市、长沙市、岳阳市、西安市、延安市、渝北区、忠县分别报告3214例、645例、6728例、416例、1360例、687例、3609例、464例、869例、117例,共报告2例百日咳死亡病例,分别为2004年深圳市报告1例,2011年潍坊市报告1例。
以上病例中,性别分布男性病例占比略高于女性;年龄分布<1岁组占比均最高,其次为1-4岁、5-19岁,其中<1岁病例中6月龄以内婴幼儿占比最高;职业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其他包括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医务人员等。以上结果不排除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症状不典型以及我国在百日咳诊断和监测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发病率被低估。天津市通过2005-2014年连续10年的监测发现百日咳不再仅仅局限于婴幼儿,成年人已成为免疫规划时代新的高发人群。
百日咳诊断能力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是监测地区百日咳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以上地区中,2011-2021年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和陕西省相继开展了百日咳加强监测或专项研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百日咳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能力、完善百日咳监测病例定义并开展主动监测。